【大三班】教师手记:老师,我剪得不好

《低结构材料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实践研究

教学随笔

大三班  谢冲慧

时间

2019.09

主题

老师,我剪得不好

我在一个微信群里看到这么一段话:“孩子是个空杯子,不装正能量就装负能量!你说他行,他就行!你说他不行,他就不行!你为他喝彩!他会给你一个又一个惊喜!你说他不如别人,他会用行动证明他真的很笨!孩子不缺优点,缺的是父母的发现!多用鼓励的话去和孩子沟通!你会看到孩子展现他最优秀的一面出来!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关键看你怎么看待他!”我觉得这段话很有道理。虽然这段话里是针对父母说的,但对老师而言也同样适用。我们面对那么多来自不同家庭的性格迥异的孩子们,需要我们老师善于观察孩子们的言行,面对孩子出现的一些言行问题时,需要我们多些耐心和倾听。

在一次特色活动课上,我组织孩子们制作小拖鞋。我巡视着孩子的操作情况,同时给于适当的辅助。当我走到小宇身边时发现他用剪刀把彩色纸剪得细细碎碎的,他的小嘴还嘟着。我问小宇怎么了,小宇没说话。旁边的小涵说:“老师,他剪得很不好,他还要剪我们的拖鞋。”我听完小涵说得话,用动作示意小涵做自己的事情。我把小宇的剪刀放下来,把他带到一边,蹲下来轻声问他:“小宇,你的小脸看上去不高兴,可以跟老师说说怎么回事吗?”小宇小声的说:“老师,我剪的不好,所以我就把纸全剪碎了。”接下来我用自己从不会到会的一些小事情以及小宇吃饭穿衣方面从不会到熟练闭上眼睛都能做到的例子。说到小宇的例子,小宇自己还说了其他他会做的事情。最后我跟他说:“现在你还想再继续做拖鞋吗?”小宇点点头。之后小宇在我的帮助下重新做了一个拖鞋,他还在拖鞋上画了喜欢的线条和图案。从他的笑脸以及他自信的向同伴介绍拖鞋的状况上我看到了他的满意和体验到制作拖鞋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事事是教育,在我与孩子们的一日生活中,一切细小环节都渗透着教育。面对细节,我们用心观察、多与孩子沟通,了解事情的真相,在孩子遇到问题时走进孩子内心,用具体形象的事例让孩子明白自己需要做什么,从而帮助孩子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增长孩子的自信。